≡ Menu

城市没有光芒,爱情就属幻想(City Lights)

在我的记忆中,卓别林先生永远是属于让人笑得面部肌肉抽筋的人。在中文领域,无数使用卓别林视频改编的录像,配上设计对白(比如云南方言),总可以让人笑得前俯后仰。可是如果卓别林先生穿着他特有的尖头皮鞋,迈着他O型腿一般的步伐,猛然间情深款款起来,你会如何?

在默默的黑白之中,卓别林开创了一个无法复制而只能用来缅怀的时代。在卓别林先生滑稽地走在街上的时候,会不会想过,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人会在街边买上一张刻满他的电影的碟片,然后在深夜里看得捶腿大笑?

其实作为一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人类产品,在看卓别林先生的《城市之光》之前,已经在港片、大陆片、欧美片中浸泡得目光挑剔:不轻易给一个电影打高分。但也显得百毒不侵:什么烂片都可以拿过来看。所以,在看《城市之光》的时候,时不时地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桥段出现:一个男人酒前酒后不同的神情、一个漂亮失明的穷苦女人在重见光明前后的生活、一个落魄男人为了一个女人拼命赚钱……这些在今天被彩色有声电影的导演们磨得滚瓜烂熟,甚至磨到变得恶俗。于是在看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惯性地去猜测,这个电影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

在看完电影之后,再看一下其放映时间:1931年1月30日。心里暗叫,卓别林之神,请你收了神通吧,你看后世的电影怎么也逃脱不了你的圈套:用无比华丽的特技,讲述你69年前讲过的故事,用憋不死人不罢休的对白,糟蹋你69年前米描述过的爱情。

关掉黑白的映像,回到彩色的现实,却又发现这个现实从来没有变过:街道永是流逝,流浪汉依旧,只是不再有漂亮目盲的卖花女,在遥远的东方,到处都是断手断脚的、无家可归的老者。

作为卓别林先生的最后一部电影,感情经历坎坷的他给电影留一个光明而漂亮的尾巴,使得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如此的不符合现世的人性(谁知道呢,或者符合当时的人性):笨拙而邋遢的流浪汉重逢漂亮的卖花女,然后相视一笑,结局很美满。如果到了今天,导演卓别林会不会让他们重逢得如此美好?大概不会,每一个被这20世纪、21世纪的现实浸泡过的成年人都会想:漂亮的卖花女获得光明之后,看到那个拯救过自己的"绅士"、"富人"竟然是一个邋遢而笨拙的流浪汉,在经过一番虚以委蛇之后,慢慢远离这个邋遢鬼……故事的最后,就是邋遢的卓别林死掉,总之,他们不会在一起的。

如果城市没有光芒,那邋遢鬼卓别林的爱情就会是一种幻想。看完电影之后,我很变态地想在故事里增添这样的情节:卓别林出狱之后遇见卖花女,然后卖花女逐渐不认这个救命恩人,接着卖花女老师被一群流氓欺凌,邋遢笨拙的卓别林先生终于在最后时刻出手,不小心挂了……卖花女后悔莫及,爱情破碎得像漫天的星辰……

然若想完这些故事,现时的城市,岂不是都如此上演着各种故事?轰隆而来的工业文明,覆盖了城市,淹没了街道。那些变态的想象,岂不是更加像现实?

在城市灯火通明的日与夜,光芒并不多见。快70年了,这样的故事不再有(或者从不曾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