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终于沦为沉默的帮凶

一、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一个叫做“沉默”的词,想到最后会有些懈怠:亵/虐童、驱赶人群的事在大洋国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发生,一个微弱的声音的一贯沉默,又于此何益?打破沉默,对于恶又有何损?这样的念头像是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特质:我还不至于麻木。

但是这样的念头伴随着不言而喻的沉默,更像是一种合谋,一种与沉默的合谋。

这让我再度想起《兄弟连》(一部基于二战中盟军的真实事件,由HBO拍摄的剧集)中,有一集拍的是盟军解放犹太人集中营的事。看到盟军打开集中营大门的时候,眼泪夺眶而出。这个举动不单单是因为几十年后再次“见证”了犹太人在二战中的悲惨遭遇,更是出于对当时普通德国人那种“视而不见”而感到悲伤、愤慨。

党卫军的凶神恶煞大概只能由盟军来收拾,但是普通人的那种“视而不见”则让人看到了一出普通人与纳粹的合谋。

对大洋国秘密警察和坦克的恐惧,大概就像普通德国人对党卫军和盖世太保的恐惧一样,所以他们的沉默大概如出一辙。

这么想的时候忽然对沉默的人心生怜悯,或者说是对自己心生怜悯。

到了这里,悲伤也好,愤慨也好,总之就是沉默了。

二、

昨天去看了《嘉年华》。

这部电影很多人在不同的地方推荐,说一定要去看。很多人推荐的时候还会说上几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说意义重大云云。对于大洋国出产的电影,若是赋予其意义云者,我一向寥寥:所有的意义都在大洋国真理部掌控之下,有什么意义可言?

电影如往常一样,却又如往常不一样。

一样的地方在于,所有的恶源头都不堪明了,一笔带过。而且反面角色挑了一个“XX商会”这样的无关痛痒的民间单位挂靠,结局你用膝盖大概也猜测得到,在大洋国政府的光明领导下,惩恶扬善。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光明的外衣下面,是受害人沉默的合谋。

这里的合谋走得更远:受害者父母出于息事宁人、怕人指指点点的缘故,动了不再追究的念头,让自己沉默;目击者/知情者出于利益、恐惧的沉默。

这一出合谋戳破了大洋国的和美外衣:这里的社会环境更容易指责无权的受害者,这里的权威第三方其实一无是处,这里连16岁的孩子都懂得沉默、自保,这里的受害者们出于以上压力是沉默的大多数……

在目击者小米说出“那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时候,大概说出来大多数人的心声,所以他们也跟着会沉默。

沉默总会让人付出代价。

就像在携程幼儿园虐童事件中那些家长们声称的那样,“我们的孩子在高端幼儿园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的”。

三、

故事太过相似,是因为沉默也太过相似。

在 Netflix 的纪录片力作《守护者》(The Keepers)中,类似的沉默让人毛骨悚然。该片从描述一个娈童牧师对几个青少年的伤害开始,最后揭开了一片黑幕:受害者不单单是几个青少年,而是几十个。

这个娈童牧师是如何把魔爪伸向几个人,再屡屡得手伸向几十个人的?终其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众人的沉默:受害者的、旁观者(学校的教师、学生)的以及帮凶(知道该牧师恶行的教会)的沉默合谋。

受害者们在年少的时候出于恐惧而被迫沉默;有一些则选择与教会和解:让教会赔偿了事;而到了成年之后,出于对痛苦的难以忍受而选择沉默甚至遗忘,使得娈童牧师对青少年们的性虐待继续下去。

旁观者们则是因为尴尬,甚至是对于受害者的指责(“这事太丢脸了”)而沉默。

而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深悉该牧师性虐待青少年的罪行的教会,对该牧师的“惩罚”竟然就是将他从一个学校调到另一个学校。这就像是把一个火坑填满,到另一个地方再挖一个火坑——让新的无辜的受害者们跳下去。

一些受害者的父母获得了赔偿之后选择沉默(必须签订保密协议而选择沉默)、旁观者选择沉默、教会选择沉默,这三股沉默选择了合谋。

沉默合谋之后由于恶得不到惩治和阻止,恶继续盛行——或者说,是沉默把恶推向了公众。

沉默的代价就是更多的受害者。

四、

在西方谚语中,“房间里的大象”意思是对于明显的事物/现象视而不见。选择沉默,就是选择对大象视而不见。

当房间里有一只大象时,我们总能找到一些“除了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外的,其他话题”来谈。(Zerubavel, E. 著,胡缠译《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

 所以,我们大概可以坦然地去研究如何推动儿童性教育,然后镇定地让大家保持镇定。而屡屡发生这一切的原因,我们避而不谈——这在大洋国,大概是正常的吧?

而且更妙的是,我们对于“避而不谈”的本身“避而不谈”。这双重的否定类似于“禁止谈论我们被禁止谈论某事的事实”,或“我们看不见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这些禁止、看不见的背后就是“动人的沉默”。

五、

只要还活在大洋国,那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还是会去想着如何打破“沉默”这个词——这不一定是要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也不一定能区别开来),但一定是因为不善于、不甘于合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