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用研究AV的时间来给这一本书的阅读过程作一个结点。是的,结点,而不是节点。2005年的我就好像已经知道2011年的我是喜欢回忆似的,在这书中还夹着当时购买这本书的小票。这本书和另外三本,总价值51.00元。时间写着:12/11/2005 16:48 。我当然还记得当时的心情以及天气:都会灰暗而焦躁的。
这本书的阅读开始于这样的时候,真是一件很不适宜的事情。当一个焦灼满怀的青年人,遇到一本让人需要痛苦思考的书,有时候读起来是欲罢不能,有时候读起来则是头疼难耐。于是,就在小县城的冬天,我在夜里读着这本书,用水性笔在留白处写一些疑问或者陈述。诸如,在:
当你说出这个女人在受苦时,你已经和她一起受苦了,你已经成为苦难的一部分了,或者说,你已经成为"这个女人在受苦"这一事实的一部分了。
下面,我写道:接受成为事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往下,我写道:有时候你是你自身受苦的惟一证人。还有"自发倾向变成外部规范约束","不在事实的本根外寻找价值",以及"张皇而傲慢的骑士"、"所有的穿越,都是故乡"。
在书中《面对最后的审判》一文的后面,我写着:真正的生活早已开始并一直在减少着;无所牵挂导致个人行为的放纵,(这导致)无可不为,无一可为;我们不能占有和主宰自己,这是痛苦的根源;以全部的勇气撕开自己,一半献给上帝,一半丰给魔鬼。
而我至今怎么也想不起,这一句究竟是我自己说的,还是作者说的:为了更好沉默下去,须有所表达。
就让我到此打住,我几乎不敢再继续看书页中的留白,那里留下我2005年至今的阅读痕迹。虽然个中篇章不再能清晰地记得,但总是记得一些观点或者小标题来:我们究竟为谁而活着?我们的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哪里才是我们的边界?什么是虚无?死又是什么?自我呢……这些疑问/追问,你可以从书中的目录看到一些。但是,我不知道,你会在看完这本书之后,你能记下多少。这样的揣测,原因全在于:我们都害怕追问自己的生命本源,而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了你活着是为了那些蝇营狗苟的人,或者你活着根本就是一个虚无的时候……不知道你会选择记住的是什么。
而其实,或者我并没有意识到,我不再有2005年时的阅读状态:斟词酌句。所以,到了今天(准确来说是今天下午),看到这本书的第三至第五部分(特别是第四、五部分),我开始有意识地略过一些文字。而整体上来说,最后这几部分的文字水平就显得像我这篇书评一般琐碎,水平开始大幅度下降。
作为非哲学专业的人士,上面那些问题的实质往往让人头痛无比。就像是在虚空里行走一样,你找不到边界,找不到一个参照物,甚至找不到亮光。这看起来就可怕了。所以,这本书就一直伴随着我,我不敢去读完它,但却像一个欠债的人一样,我必须偿还年青时候的追问和思考,所以,我必须去读完它。
这个念头一直到了今天,从2005年的11月12日,到2011年5月15日,从小县城到大城市,我总算完成了这一个无比艰难的阅读旅途。
我总算对自己赤贫而痛苦的精神作了一个简要的交代,继续研究AV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