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一):从众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但应该是我所见过的最有意思的学科。在读了一年都没有把David G. Mayers的《社会心理学》读完之时,我强迫自己一定要把E.Aronson的《社会性动物》读完,这不,读着读着还感觉得非常有趣,这使我常常忘记了开小差……

为了怕自己忘记,因此将书上自己画线的地方重新再读一遍,并手打下来。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也很有趣,以后将陆续更新关于这本书的一些笔记。只是第一篇。

当面对着轻微惩罚的威胁时,人们会讨厌被禁止的行为;而那些受到严重威胁的人,则恰好相反,对被禁止行为的喜爱反而有些增加。

这是第一个书中给出的小小的悖论,在开始的的时候读到觉得不可思议,但后来看到了"认知失调"理论方才觉得很有道理。这可以用于教育小朋友。

Stanley Schachter 和 Arie Kruglanski & Donna Webster的从众实验[注1]都表明:权力机构或者规范群体更为喜欢的,是那些从众者,而不是不从众者。

后者的实验还表明,假如不顺从者在临近截止时(当小组成员感觉到了将要结束讨论的紧要关头时)才声称持有不同意见,比在讨论刚开始时表示不同意见更容易遭到抵制。

其中Stanely用少年犯的判决作为实验来测试人们的从众行为。这些简单的结论适用于希特勒这个例子:在希特勒的周围形成一个圈子,以希特勒为权威中心的圈子是不允许任何偏离的。当然,也适用于日常生活:如果你对某事有不同意见,你应该在最开始的时候说出来。

Irving Jnais所定义的群体思维指:

人们所采取的这样一种思考模式:在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排他小群体中,由于人们共同的追求占统治地位,因此该群体无视对那些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所做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追求一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某些群体成员有时甚至会成为心理卫士。

这一点很好理解,比如乌有之乡的那一群人……

Solomen通过让学生辨认三根明显长短的线条,然后让实验者也混入各个分组中,故意混淆视听,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以测试组内成员在压力之下的从众表现。

Solomen Asch的线条判断实验[注2]是著名的从众实验之一,迫于从众压力,你会把长的说成短的。那么,那些因素影响着从众?人们又如何能不继续从众?有以下因素影响:

一致性:意见的一致性如何。

表态 减弱个体对群体从众压力的途径之一,是引导他/她对自己最初的判断表态。

责任 责任的增加,意味着从众的可能性增加。

个体与文化 集群主义盛行的国家更加为盛行从众。

施加压力的群体 身处这些群体更容易让你从众:1.专家组成的;2.起成员对你是重要的;3.其成员在某一方面与你是类似的,比如你的朋友。

另一方面,如果认为自己是安全的,则更容易不从众。因此可以说,人们在判断是否该从众的时候,更考虑自身的处境:安全与否,舒适与否。

如果一致性很强,则从众压力就越大。当然,还有责任、文化和个人的安全等因素。然而,是什么导致我们从众?原因如下:

两个原因:

1.他人的行为可能使我们确信自己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
2.我们可能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例如,被拒绝或嘲笑)或者获得奖励(例如,得到喜爱或认可)。

Robert Cialdini的丢垃圾实验(The trans-situation influence of social nor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显示,假如人们看到地上有一片碎纸,他们乱扔垃圾的可能性要比停车场上一干二净时小得多。原因在于看到一片碎纸使我们想到了垃圾--这会使我们想起绝大多数人使遵循哪些规范的。如果停车场一干二净,大多数人甚至根本想不到哪些规范,于是他们便可能在不经意间扔掉广告单(实验中的分发的广告单)。

E.Aronson认为:为了获取恰当行为的有关信息,我们去观察他人的行动并出现从众,要比为了获得认可或者逃避惩罚而去从众,其结果可能会更具威力。

"主动的从众将持续更久"

因而可以进一步考察从众的分类/类型:

依从、认同、内化--从被动向主动转换的过程。

依从 迫于 权力
认同 来自 吸引
内化 源自 信任

当然,另一个更为著名的从众实验就是Stanley Milgram的电击实验:

Stanley Milgram 电击服从实验

1.在单独面对实验者时,人们容易服从,但当与其他反对者一同时,服从率下降;
2.权威人物在场与否,会影响服从率,呈正相关;
3.服从者对其所造成的后果的观感,如果是所见即所得,则会减少服从;

还有,并不是说一个袖手旁观的人就不是从众者,你对一件事情的不参与,那么你就可能参与了"从众"这一事件:

1964年,纽约 Kitty Genovese惨案,不少于38位遇害者的邻居在凌晨三点时走到自家窗前,面对受害者的尖叫,他们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呆呆地看了30分钟。袭击她的人用了30分钟才完成令人发指的暴行,在此期间他先后三次返回攻击她。没有一个人出来帮助她;直到最后才有人拿起电话叫警察,而此时已为时已晚。

John Darley 和 Bibb Latane的实验提出:大量的人目睹危难事件,将对每个人的帮助举动产生抑制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大量的人在场观看危难的发生,受难者很可能得不得帮助。

因此,不介入可以被视为是一种从众行为。这也称为旁观者效应。

然而,如果旁观者是单独的,则他/她更容易为他人提供帮助。而在另一个环境中:如果彼此是同呼吸同命运、而且旁观者必须面对事件的后果(面对面),那么,旁观者效应也不会发生。Irving Plianvin在纽约城市地铁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Leonard Bickman的实验中,女生们坐在小房间里,通过通讯工具听到撞击和尖叫声,随后听到的是目击者对这起事件的反应。与不确定或者被认定位非紧急事件相比,当被试听到目击者讲事件说成是紧急事件时,他们提供帮助的次数会更多而且迅速。紧急事件越确切,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但是,如帮助的代价很高时,人们也会很少去救助。如果自己提供的帮助能带来正向的结果,人们也倾向于提供帮助。

以上的事例是不是很眼熟?对,在不久之前,在广东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即如此。抛开所谓道德不谈,那些不采取行动的人并非十恶不赦。

之前有一段时间媒体报道富士康的连环跳楼事件,其中有人提到媒体报道自杀事件会引起自杀性模仿,当时我觉得有些不可理喻,但现在看来,我觉得是可能的:

David Phlips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青少年在电视播放有关自杀的新闻或故事片后的自杀率。他们的研究考察了故事播出前后青少年自杀率的变化。经过一周的播放发现,青少年自杀率的增长远远高出于单由偶然因素解释的比率。而且,有关自杀的电视广播报道越多,随后青少年自杀率增加得越多。即使在研究者们排除了其他可能引起自杀的因素后,自杀率仍然会增长。因此,对青少年自杀随着媒体报道增加而增多的最可能解释是,这类报道实际上触发了随后出现的盲目性模仿自杀。

注释:

注1:Stanley Schachter 1951. Deviation, rej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190-207

Arie Kruglanski & Donna Webster 1991. Group member's reaction to opinion deviates and conformists at varying degree of proximity to decision deadline and of environmental noi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61, 212-225

注2:Asch, S. 1951. Effects of group pressure upo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ement. In M.H.Guetzkow (Ed.) Groups, leadership and men (pp. 117-190). Pittsburgh: Carnegie

Asch, S 1956. Studies to independence and conformity: A minority of one against a unanimous majorit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70 (9, Whole No.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