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整理《社会性动物》的读书笔记已经有一年快七个月了,于是那本被我划满字的《社会心理学》就在我的床头柜上躺了一年快七个月,灰尘擦了又满,满了又擦——这其实也是我对所有买来未读的书的心境:愧疚,欠债似的。
以下编号续上篇。
21 :分类与社会定型
谁更成器?
在做社会心理项目的时候,曾旁听得知教师们应该怎样去鼓励学生:你好棒!你真棒!你是最棒的!并美其名曰道这是增强该生的自尊心。这样的鼓励给学生予以鼓励,仿佛他/她长大后就会成材一样。先不论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这里会引出另一个例子:
实验者首先对某所小学的所有学生进行智力测试,对分数统计后,他们从每个班级中随机挑选20%的学生,并告诉老师,测试显示这些学生是“能成大器者”,他们在今后的一年里智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一年之后,实验者又对这些学生进行一次智力测试。
那么结果是什么?那随机抽出的20%的学生,的确变得聪明了,而且智力得分也有明显的提高。[1]
这是为什么?研究者称这里其实存在着教师对这20%学生的一种期望,即:既然这是被“证明”过会成大器者,我想他们也应该是会成大器的。当老师们看到这些学生身上所具有的千里潜力之后,他们(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为这些学生创造了一种更加温暖的“气候”;他们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更为严格的反馈以及更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些都是任何一个人智力得到提高的重要条件。简言之,老师们对某个学生成长潜力的信念——无论对错——都会导致他们为这个学生的成长创造最优条件。
这种预期或者定型引导人们采取一定方式对待他人,使他们证实自己预期的过程,称之为自证预言。
那么,回到开头说的例子:当我们一直这样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的时候,能否达到鼓励他们的目的并让他们成长成为最棒的?或者会在短期内可以鼓励他们。然而,要让孩子成长,最好的办法是给予他们:更温暖的成长环境,更多的关注和更严格的反馈(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有详细描述)。
谁是同类?
将世界事实划分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我”与“我之外”。那么,我们又是如何看待同类和异类的?实验者Bernadette Park 和 Myron Rothbart要求三个不同的妇女联谊会的成员,支出指出每个联谊会中成员之间的相似程度。实验者发现,这些妇女认为其他联谊会成员之间的相似性要高于自己所在的联谊会。
或者在这里需要有一个假定才能说明问题。比如联谊会甲的妇女认为“联谊会乙的女人们简直都是一群女汉子”“联谊会丙的女人们就是一群绿茶婊”。也就是说,在联谊会甲的妇女们看来,联谊会乙的女人们走在一起的原因就是:她们都是女汉子!对这种效应的解释是: 当被试们(在本例中是联谊会甲的妇女们)考虑自己的群体时,他们将群体成员视为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各项和生活方式。当考虑外群体成员时,被试们用群体标签来看待他们,因此便认为他们每个人的特性都与其群体特征相类似。
这也会产生另一种偏爱——内群体偏爱:人们从任何维度上看都感到自己的群体更好,而且认为自己的群体应当受到奖赏。就是说,那群女汉子和绿茶婊有什么好的……
谁是异类?
内群体偏爱得到广泛的研究,英国社会心理学家Henri Tajfel首创了一种叫“最小群体范式”的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一些重要的结果往往来自于意义很小的群体认同。也就是说,这些被试在参与研究之前是素不相识的,他们相互之间不可能有交往,而且他们在行动时又完全匿名。然而,从他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同那些与自己共享一个无意义名称的人,就像是很好的朋友或者很近的亲戚。被试们表示他们喜欢那些与他们有共同名称的人。与那些分属不同名称的人比起来,他们在评价与自己同属一个名称的人时,认为这些人拥有更加讨人喜欢的个性,而且能够创造出更好的作品。[2]
这些从外文翻译过来的结果有时候读起来很拗口。不妨举例:比如某一群体,即使他们之前素不相识,当他们共有(共享)一个没啥意义的名头(意义很小),但一旦他们被组合起来,他们就会像很好的朋友或者很近的亲戚那样相处或行事。这个群体成员会表示喜欢组内成员。在评价其他组(有不同名头的群体)时,他们觉得自己组内的成员“更讨人喜欢”。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被试们会向那些共享同一名称的人分配更多的金钱和奖赏。这些倾向可能构成种族或者民族偏见的基础。
为什么可能会造成民族偏见?因为素不相识的一群人,他们突然发现彼此拥有同样的东西:民族,那么他们就可能会瞬间组成一个群体。即使群体内有奇葩存在,也会被群体的人予以宽容。那当该奇葩拥有足够的影响力、资源的时候,就可能对其他被冠以“其他民族”的人以偏见、歧视。于是,就产生了异族、异类的说法。
注释:
[1]: Rosenthal, R. & Jacobson, L. , 1968.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ion. Rosenthal, R. 2002. The Pygmalion effect and its mediating mechanisms. In J. Aronson (Ed.), Improving academic achievment: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education. San Diego : Academic Press
[2]: For reviews and disscusion, see Tajfel , H. 1981,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J. C. 1987.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New York : Basil Black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