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写作有什么未来

在我打下这一个标题的这一个晚上,距离我注册faydao.com 这个域名已经过去了9年又20天。以上这一行字,又距离我用个人电脑在未来上打下第一篇文章已经快13年了。

曾有一次,我的作家老师周耒主编的杂志想组稿,于是找到了我。于是我开始在自己的Blog上淘金一样,一页页的翻开,然后复制粘贴到一个Word文档里。接连淘了几十页的文字,翻开Word的字数统计,把自己也吓了一跳,我敝帚自珍的文字居然可以达到20万+。而这些文字大概是我Blog里的1/3。意思是,我还有大概40万的文字是拿不出手的。

其实这些数字对一个写了十几年的人来说算不了什么。直到有一天一帮Blogger组成的微信群里开始传出一个非常怀旧的念头:我要写Blog。接着这个在春节期间疯狂刷屏、抢红包的群忽然一下子就有了另一个主题:写博客(blogging)。就好象是一群中年人忽然想起了十年前自己的旧业来,哎呀妈呀,我原来是写过博客的人,赶紧得操弄起来。

当时我的感觉就是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原来过时的不只我一个,还有一大帮人也跟着过时了。我一直在用这个小网站来写作,就像是一条路上走到黑,连个对掐的人都没有(和菜头老师一直在写,关键是我掐不过他这个网红)。现在好了,一大帮人忽然都走出来打招呼:我要重新开始写博客!

那是一种一拍大腿,大喊,"我去"的喜悦。

可是写作有什么未来?当Zuola通过电话问我写过的文章中得来了多少稿费(其实非常少)的时候,这个问题适时地在脑海中蹦出来。那么,在写了9年多的博客之后,你觉得写作会有什么未来?这个问题加上时间定语之后,就显得相当严重。

还好,经过多年的写作之后(这个时候我终于可以够胆说我是在写作了),我觉得我终于可以回答一下这样的问题了。

  1. 终于,我开始明白我是难以成为作家的了;
  2. 写作是一种对自我的完成,或者说是对另一种庸俗人格的否定;这种完成或否定,都使你拒绝成为那个你讨厌的人
  3. 在个人博客出现之后,写作不再需要经过官方批准就可以出版;这就意味着,你所创造的文字可以是自由而不经审查的,这多少为这个世界贡献了各种不被审查的声音、文字、图像,又或多或少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现象;
  4. 或者是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开博客,都可以码字,一度造成博客的繁荣;这繁荣又造从信息不对称进展到信息繁芜,让人无从抉择;
  5. 感谢互联网技术。随着人性的发展(在我看来工业等的发展其实是人性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消费开始变得琐碎化,微博诞生了;
  6. 为什么说要感谢互联网技术?其实从博客(Blog)到微博(Micro blog),如果站在进化的角度看,这其实是一种进化,一种优胜劣汰。在这个进化过程中,那批跟风、凑热闹的博客作者们离开了(后来他们成了段子手),留下的人在真正的进行写作;
  7. 当然,可能的情况也会是:博客和微博都会被下一代互联网迭代掉,可是写作呢?
  8. 写作的未来是:假如人们的表达尚还继续依赖文字,那写作就一定还有未来;

1947年,乔治·奥威尔写下一篇文章《我为什么要写作》,他解释了自身写作的缘由:

  1. 纯粹的个人主义,渴望被后人记住。
  2. 美学热情,表达那些恰到好处的美。
  3. 历史冲动,还原事实本来面目。
  4. 政治目的,推动世界往某个方向发展。

平庸如我,写作的缘由已经从"把文章写好就有姑娘了"转向到另一种纯粹的个人主义:多年以后,当我面目模糊从人群里走出来,我还能通过文字认得自己曾经是什么样子的,我的朋友又曾经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如果能让信息流动起来,为这个世界丰富的人性多一种诠释和记录,那又未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