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开始,大约每隔2年或者4年的今天或者昨天,我都会想起在这个日子,有一个诗人死了。这时候内心的情绪就会分裂出一个诗人的人格来,对着死去的诗人说一声:兄弟,又是春天了。
这个诗人就是海子。每隔两年,我都得去查一查他究竟永远活在多少岁。今年,他活了25年,死了26年。
每 次写这一篇文章,我总是会假想:假如海子还活着的话,他会怎么样?假如他活着的话,今年就是51岁了。如果25岁就是一生,他已经过了两生吧。如果他还活 着的话,我总算有点明白他为何死去。就像有时候,你看着镜中的自己,发现自己正成为当初你信誓旦旦、咬牙切齿地痛恨的那个人。当然,这在人们看来是多么年 少无知的事啊。是啊,是非该是年少无知的人才坚持的事。
然若正因为人性的深远和复杂,作为凡人的悲哀或者远比以上所述要深远。那又是什么样的诗人智慧才能抵抗得了这人性的悲哀?或者有,或者没有。然而诗人是时代中触角最敏感的人,所以,当时代糟糕到无以复加,诗人或者是最早察觉的人。
可是,糟糕的世界能因为诗歌而改变么?这个设问像十字架一样,如影随形。有人选择了怀疑自己,“这无用的诗歌”。有人选择出走、对抗,于是便有了流亡和自由城的囚徒。然而诗人们啊,更多人是选择了无聊、无力、无奈的生活,并说服自己:这是一个过程。
回顾2007年,到2009年,再到2011年,再到如今对海子的“纪念”,更像一次私人青春的祭奠:从勇气开始,到叹息,继续叹息,到如今就是一种欲言又止。活着真的像是一根香一样,本以为会散发无穷的意义,却只落得一段一段的灰烬。一路走来,也是一个勇气退散的过程。
如 果8年前是从诗人的字里行间去猜测着是什么意思,之后则是用诗人来投射人世间,那么到了如今,感觉生活已经融入在诗人的字里行间,不再敢去解构任何诗句。 这时候的自我,或者像是在退缩、躲避,就像这篇文章一样,堆砌一堆词语来为此辩护。而这个时候的诗人,其实就站在诗句的背后看着你,就像你看着镜中的自 己。
海子或者不是一个天才。但他始终是一个诗歌的咒语,对于很多人来说。他就站在不远处,诗歌是他的眼睛。
想象一下吧,他用一首诗歌来预言你所有的人生,终点就是死亡。
安息,诗人兄弟。
3月25日夜-26日凌晨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10:她大概是面无表情久了,这个脸庞就像是一个平板电脑。她有每天要走的路,以及板脸时刻。这就是生活的报复或者报酬。
Comments on this entry are closed.
每年都纪念海子这事情总觉得心里毛毛的 … 感觉静止了某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