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什么时候行为决定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八版)读书笔记之一

由David G. Myers撰写的《社会心理学》一书已经再版至第八版,阅读的过程中充满乐趣(虽然这样的乐趣被中译本减去不少)。在读到关于行为与态度一章时,作者用了好几个实验说明在什么时候行为决定了态度。这些例子对于认识当下和过去都相当的有用。由是记之。

什么时候行为决定态度

1.角色扮演

在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中,津巴多随机选取斯坦福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充当囚犯和狱卒。6天的实验中,作为扮演者的大学生们完全投入角色,包括扮演典狱长的津巴多教授。"囚犯"们倾向于服从,"狱卒"们和典狱长慢慢变得残暴,各种人性的恶显现无遗。

"对于角色扮演的进一步研究关注的是虚幻(一个假想的角色)如何微妙地转化为现实。在一个新的职业生涯中,比如教师、军人或商人,我们扮演的角色会塑造我们的态度。想像一下如果我们扮演的是奴隶角色--不是仅仅6天而是10年。如果津巴多'监狱'中人的行为在短短几天就被改变,那想象一下几十年的逆来顺受会产生怎样的腐蚀效应吧。"(社会心理学 第八版 P104)

斯坦福监狱实验用来解释当下的社会,有时候显得相当的恰当:有些人已经扮演了几十年的奴隶。甚至有些人还在当奴隶的时候有所获:比如稳定的牛奶和面包供给。当然,在牛奶当中,谁也不能确保有没有三聚氰胺。然若当了几十年奴隶的人,在这扮演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去维护这个制度,这究竟是为何?这个疑问由这个实验来解释,实在不难。

2.语言何时变成信念

人们经常用语言来取悦自己的听众。他们传播好消息比坏消息要快很多,并且会根据听众的立场来调整要说话的内容(Manis & others, 1974; Tesser & others, 1972; Tetlock, 1983)。

我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听众来调整我们的讲话内容,并且在说过以后也会相信这歪曲的信息。是以在说谎成性的国度,就不难见到那么多人在台上拿着可笑而荒谬的报告,一本正经地读,台下也一本正经地相信。这些贯穿其一生。当谎言和欺骗成了其信念,就不难想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毛润之的粉丝。

3.登门槛现象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吧,许多时候在答应帮助某一个团体或一个组织以后,我们最后的麻烦会比最初设想得还要多,我们会发誓将来再也不答应这样的请求。这是怎么发生的呢?实验表明,过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这一登门槛现象(foot-in-the-door phenomenon)被证实十分有效。

研究者假扮成安全驾驶的志愿者,他们请求加利福尼亚人种院子面前安置巨大的、印刷比较粗糙的"安全驾驶"标志。结果只有17%的加利福尼亚人答应了。然后研究者就请求其他的人先帮一个小忙:他们可以在窗口安置一个3英寸的"做一个安全驾驶者"的标志吗?几乎所有人都欣然答应了。两周后,76%的人同意在他们的院子前竖立起大二丑陋的宣传标志(Freedman & Fraser, 1966)。

当你帮一个人小忙的时候,你会欣然答应,逐渐地他会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你慢慢地接受,到最后,实在是很过分的时候,他会说一句"你都已经帮了这么多了"。这时候,你怎么抉择?如果这一过程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两年,或者持续十年之久,你当如何抉择?或者你的内心也会说一句:都帮了这么多了,不如……

很多人无法拒绝这样的现象,所以在肥皂剧中常看到有一个心软的女人是如何陷入魔爪的。所以,当你伸出你的手的时候,要想好,前方是否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

4.邪恶的行为和态度
帮凶们,你同样罪大恶极
图片来自Wujunyong的乱相

行为决定态度的定律也会引发不道德的行为。邪恶有时会来自逐渐升级的承诺。一个不起眼的恶行会很容易产生一种更恶劣的行为。(P106-107)

集中营的守卫刚开始时,他们有时会以较好的行为方式对待囚犯,但这不会长久。那些执行死刑的士兵也许起初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反感,但这种感觉也不会持久(Waller,2002)。

在和平年代态度也会依从行为。一个奴役别人的群体很可能认为这些受奴役者生来就具备受压迫的特质。行为和态度也会互相支持,有时也会达到道德麻木的程度。人们越是伤害他人并同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其伤害行为越容易出现。于是,道德变异了。

邪恶的行为会塑造自我,但是还好,道德的行为也会塑造自我。(P107)

常见而著名的例子就是当初向柏林墙翻越者开枪的东德士兵:柏林墙倒塌之后,审判一位曾开枪打死正翻越柏林的东德警察,这位警察以执行上级命令为由为自己的罪行辩护。审判官回答:"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个人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

5.种族间的行为和种族态度

如果道德行为影响道德态度的话,那么积极的种族间的交流能减少种族歧视吗--真的会像安全带动使用会促使更多人赞成使用安全带那样吗?这是美国最高法院于1954年决定废除种族隔离制学校时社会学家的一部分证词。他们这样辩驳:如果我们要等待人心改变--通过鼓吹和教导--我们可能还要为种族平等等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如果我们将道德立法,那我们就能在目前的情况下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态度。

这个想法与"你无法给道德立法"的假设相冲突。然而态度确实随着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而发生了改变。

实验证明对他人的积极性为会增强对那个人的好感。给研究者或其他人帮忙,或辅导一个学生,通常会增强对受助者的好感(Blanchard & Cook, 1976 )。所以,你要牢记:如果你想要更爱他人,你就要表现出你真的爱他。

为道德立法,美国最高法院赋予了法律最光辉的人性。

6.社会运动

怪兽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图片来自Wujunyong的乱相

社会行为对种族态度的影响暗示了存在这样一种危险的可能性,即为了政治社会化而将这种影响运用到公众人群中。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许多德国人来说,参加纳粹集会、身穿制服、示威,特别是公众致意"嗨!希特勒"使其行为和信念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历史学家Grunberger在1971年的报告中说,对于那些怀疑希特勒的人,"那种'德国礼节'是一个强有力的调节器。一旦决定吟诵它并作为一种外在一致性的标志,许多经历过这些的人……对于自己的语言和感觉之间的矛盾深感不适。由于禁止他们发表自己相信的言论,他们就尝试通过有意识地强迫自己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来平衡心态。"

这个准则不仅限于极权主义政权。政治仪式--学生每天升国旗敬礼、唱国歌--就是用公众的一致来建立个人的爱国信念。

流毒留存至今。在一个没有表达自由的国家,人们很多时候都强迫自己相信自己之前质疑的事情。与例子中可笑之处相似的是,在文革的时候(甚至现在),人们一边唱着东方红(毛主席是大救星),却又一边唱着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在唱多几次之后,人们就几乎忘记了其中的矛盾。为什么?因为他们这一行为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当这些内化成为其信念的时候,在外人看来再可笑之处,都会被他们当成神圣无比。

根据本日的读书笔记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