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网络,与主题无必然联系)
8月19日,北海。
这是个海滨城市,近海的街道和马路都弥漫着一种怪味,这种怪味里混杂着海鲜的腥湿味以及晒干的海鲜咸味。平常街道上会有风刮过。异常难得的是,北海的街道宽阔而充满绿树如茵,惟一不够和谐的是,北海的车们都很彪悍,全然不把行人放在眼里。当然,人力车除外。
其实我是不喜欢坐人力车的,就如同我过去不喜欢找街上的人擦皮鞋,那种感觉让人难受异常。然而,后来朋友说,去擦一次吧,因为他们一天到晚在那里候着不容易。或者一元钱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是杯水车薪,但或者对他们有用。
在到了北海之后,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游人。这样的感觉很是糟糕----因为这使我有了一种被鱼肉的感觉,游人,就是重点被宰人群的代名词。那时候我们说是要去海洋之窗,可是我们不辨东西,分不出南北。只好一路的问,大多人都埋头赶路,只是指了个方向。到了北京路口,继续问路,这回换成了人力车夫们。一个操着外省普通话(区别于广西普通话)的人力车夫像是很关心我们的行程,他问我们去那里,还额外说了一句,是不是第一次来北海。他说海洋之窗很近,珠海路(北海的老街,后来才知道是卖珍珠的对方)也很近,一两块钱就能到了。我们最后上了车,然后开始跟着他交谈。
他穿着黄色的无领T-Shirt,薄薄的,理着平头,皮肤黝黑,说的普通话比一般的北海人正宗,但有些音还是无法听懂。我说,听你的口音不是北海人吧,他说,他说他是江西人,北海本地的人是不干这个的,然后又补充了句,这个太辛苦了。我问,江西那里的?他说了一个地名,我茫然,又让他重复了一遍,还是不知道。我们像做社会调查的那样(或者像派出所户籍警察一样)开始对他进行一番询问。他说他老婆是在北海市里卖衣服的,今年41岁,比他小一岁。他还有两个儿子,最大的那个十七八岁了,在广东打工。最小的一个,他一手握车把,一手竖起两根手指,说快两岁。我一惊讶,这么小?他当然看不到我脸上的惊讶,继续说,是去年某月某日(原谅我忘记了确切日子)生的。我问,那不是超生了么,要罚款的。他说,罚了一万六。我像个不休的追问者一样:师傅,你不是有了一个儿子了么,为什么还要生啊?他说,本来是想要个女儿的,谁知生了个儿子。还要生个女儿干嘛?他说,我们在农村,小孩一个太孤单了。我追问,那现在不是大多都是独生的么?他用力的蹬着车说,在农村啊,生两个才有面子,村里的人都是两个的。我叹了口气,原来是这样。
快到了海边的时候,我问了他姓什么。他说,姓刘。当时他的江西口音很重,刘(liu)的读音在他的口中几乎成了"牛"(niu)。又问他,前面的那个师傅是那里的,他说:fulan,我一个恍惚,什么?fulan?中国有这个省么?他重复了好几次:fulan,fulan你都不知道?我向前面的师傅证实,他说他是funan的,这次我听懂了,湖南的。原来是这样,我看着海水边漂浮的垃圾说。
在路过卖珍珠的店的时候,他停下,说,去看看珍珠吧,难得来一次。进店门的时候,他与店员显得很熟络。这跟导游很相像,我不经意的看着那些闪着亮的珍珠。
沿着海边,我一路的追问着,像一名合格的派出所户警一样。他说他来北海四五年多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要一万二千块钱买来,当然这包括全部的证件什么的。然后他们每个月要给某单位(具体忘记了)交60元,这相当于他们挣得最多的一天的全部收入。他们平均每天的收入是30-40元,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然后说起他在广东打工的儿子,儿子每个月1000多块的收入,初中毕业就去了广东。说起家乡的几亩田,他说,那根本不够吃,然后说打算干到五十岁就回家去。说这话的时候,车正在上一个小斜坡,他身体直立起来,用力蹬着。我说我们下来吧,他头也不回的摆摆手,不用不用。到了海洋之窗,付车费的时候,他问,给多一点吧,这么远的路。
就在我们在海洋馆入口徘徊的时候,他忽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要不要进去?我可以买到(比正常门票)便宜20元的票。我问,为什么你可以(买到便宜20元的门票)啊?他说,我们有证件啊。我们始终没有进去看,于是他开始去招揽其他进海洋馆的人去了。他推开玻璃门,巨大的玻璃门显得他很瘦,洁白的地板让他显得更黝黑。